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易混词语汇总
言语理解与表达对于实词的考查主要侧重于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需要应试者从多方面掌握词形、词义相近的词语。做好此类题的基础是对汉语词语的熟练掌握,而核心是对同义词的掌握。辨析近义词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下面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将一些易混词汇列举出来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化装 化妆】
化装: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而修饰容貌,或者假扮另外一种身份,如“他化装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到处打听情况”。
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如“她不化妆脸倒好看些,越化脸越难看了”。
【精密 严密 周密】
精密:指准确精细,常形容仪器、机械、语言、测量、计算等。
严密:指客观事物间结合得毫无空隙,也指人们做事毫无疏漏,或形容组织、逻辑、结构等,又形容防卫性的行为,如封锁、防守、注视等。
周密:着重指处处照顾到,没有遗漏,不疏忽大意,常形容人的行为,如计划、部署、安排等。
【截至 截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如“截至昨天”、“截至某月某日”。
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如“报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如果“截止”后面加上“到”,就与“截至”的意思相同了,可以在后面带宾语。例如“截止到昨天”、“截止至某月某日”。
【沟通 勾通】
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褒义,如“沟通感情”。
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经常勾通土匪来村里骚扰”。
【国是 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如“每个公民都应关心国事”。
【偶尔 偶然】
偶尔:指有时候,跟“经常”相对。
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然”相对,它还有形容词用法。
【品味 品位】
品味:是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
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的百分数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对艺术品等或人的行为的评价。
【圣地 胜地】
圣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如“佛教圣地”。
胜地:名胜之地,如“旅游胜地”。
【爱护 爱惜】
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如“爱护公物”。
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如“爱惜粮食”
【安置 安顿 安排】
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如“安置人员”、“安置行李”等。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如“安顿住处”等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如“安排任务”等。
【部署 布置】
二者都与安排有关事情有关。
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作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务”。
【独力 独立】
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
“独立”,①指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山巅”;②指自主地存在,如“他们宣布独立”;③指不隶属于某高一级单位的,如“独立师”;④指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作业”。
【遏止 遏制】
遏止:指用力阻止,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
遏制:指制止,如“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反映 反应】
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党内的斗争反映着社会上的阶级斗争”;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有关部门,如“他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反应:主要有三种用法:①名词,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化学上一物质与另一物质发生作用,产生了新物质的过程,如“化学反应”;②名词,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思想活动,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走远了,头也不回”。
【抚养 扶养 赡养】
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
扶养:指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的帮助。
【包含 饱含 包涵】
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言语理解之标点符号法
